7月23日电 :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栗韵新途”调研团12名师生在岳明明、吴蓓两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深入河北省唐山市京东板栗核心产区,开展为期15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特色农产品品牌传播与营销路径”为主题,将专业知识融入田野实践,为特色农产品数字化转型与乡村产业振兴贡献青春智慧,上了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
一、严谨启航:锚定痛点,精研方案
实践团队于7月13日完成周密的行前准备。基于扎实的调研,团队深刻认识到京东板栗产业面临的三大挑战:南方市场认知度不足、传统销售渠道占主导地位、产业链协同不足导致价格波动大。
针对这些问题,团队确立了“品牌认知-渠道创新-路径优化”的清晰逻辑主线,精心设计了包含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地观察、数据分析在内的多维度调研方案,致力于填补京东板栗品牌数字化传播研究空白。
(团队出征合照)
二、立体调研:深入一线,洞悉全链
团队以唐山迁西县、遵化市等京东板栗核心种植区为起点,穿梭于板栗林间,与30余户种植户进行深入交流。“希望电商平台能直接对接,减少中间环节损耗”,栗农们朴实的诉求揭示了产业链源头端的痛点。
(遵化县与栗农交流)
团队随后走访了河北栗源食品有限公司等当地龙头企业及唐山市电商直播基地。在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和直播间里,同学们深入了解板栗深加工流程及电商销售的实际操作,分析深加工环节的附加值提升空间与成本效益。
(前往企业参观)
同时,另一组队员在唐山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周边城市的商超、社区,发放并回收了500余份消费者问卷并进行对话访谈,聚焦消费者对京东板栗的品牌认知渠道、品牌形象感知、购买偏好等关键信息。
(农贸市场、商超、社区等地访问调研)
团队成员还专程拜访了唐山市农业农村局和板栗产业协会,从宏观政策、产业规划、行业标准等层面了解政府推动品牌建设和数字化转型的举措与难点。
三、智慧献策:聚焦痛点,破局新路
团队在每日复盘会和集中分析中,对实地走访、问卷数据和深度访谈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基于详实的数据和深度分析,团队运用会计学成本效益分析、审计学流程优化视角及营销理论,创造性构建了“三位一体”的京东板栗品牌传播与营销优化路径:
品牌端:打造京东板栗区域公共品牌,挖掘产品文化内涵,建立统一品牌形象
渠道端:构建“线上直播+社群营销+线下体验”全渠道销售体系,减少流通环节
政策端:推动建立产业联盟,完善价格协调机制,加大数字化基础设施投入
调研团队还发挥专业特长,帮助当地农户和企业做好农产品账号运营和短视频拍摄,提升线上营销能力。
(新媒体运营指导)
四、青春践行:田野课堂,知行合一
“这次实践让我真正理解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含义。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里学到的东西,是课堂永远无法替代的。”团队负责人崔卉深有感触地说。
审计学专业的王镜安同学表示:“运用专业知识分析产业链成本效益,感觉特别有成就感。”团队成员们白天调研,晚上整理研讨,在“自找苦吃”中磨砺了意志,提升了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
这次深入产区的实践,不仅为京东板栗产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也为青年学子投身乡村振兴打开了新视野。团队成员表示将持续关注项目进展,让“栗韵新途”助力京东板栗香飘更远。这支会计学子组成的队伍,用专业知识和青春脚步,在燕赵大地上书写下新时代“三下乡”的生动注脚。
作者:崔卉 王镜安 李欣哲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